Wei Family

John Wei(卫高荣) | Our Family | Business

 

 

 

凡人老卫:美北卡三角地区华人社区的“万事通”

 

 

 
   


北卡州州卿马歇尔夫妇和卫高荣夫妇()

 


“老卫”夫妇()在女儿的婚礼上

(美国) 慧言

  进入4月,便快到Shiny Wei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了。记得她结婚那天,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丽市中心的森林小丘基督教堂(Forest Hill Baptist Church),前往庆贺的有200多人,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3位国会议员(David Price, Bob Etheridge, Brad Miller )夫妇、州长代表、本地各界名流都在场。

  那对新人是本地社会活动家卫高荣先生的千金小姐Shiny Wei和她的夫婿Chris Butler

  “老卫”,即卫高荣先生,人们戏称是 “Cary地下华人市长”,是北卡三角地区华人社区家喻户晓的“万事通”。之所以说他是“万事通”,是因为不管谁家遇到困难,哪怕是看起来已走投无路的事,他仍会热心帮忙,而且每当他出面,似乎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  无论是当地华人还是美国政客,只要有困难,需要帮助,老卫都会伸出热情的手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老卫是个people person而非party person”。正因为如此,老卫不但在华人社区有口皆碑,在美国共和、民主两党控制的主流社会也赢得了尊重。

  帮人也即帮己

  老卫的经历乍看起来并无惊人之处。父亲卫功义,是湖南炎陵客家人,十五岁开始当兵,参加过抗日战争。抗战胜利后到台湾,并与台湾人邓桂莲结婚。父亲辛勤工作,母亲勤俭持家,把5个兄弟姐妹抚养成人。

  老卫于1946出生在台湾,当时家境贫寒。但儿时的老卫学习勤奋,功课成绩优异。不幸的是,20岁时,他在一次化学实验中炸伤了手指、耳膜和眼角膜。伤残并没有让他丧失斗志。在他贤惠、能干的太太卫高秀琼的帮助下,老卫走出了他的人生低谷,跨上成功之路。

  从国立师大毕业后7年,他夫妇二人和朋友在台湾合开补习班,赚了一笔血汗财富。1978年,老卫夫妇获得美国宾州大学全额奖学金,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,1982年与夫人移居北卡凯瑞市CARY市至今。其间,老卫先后在北卡电力公司和IBM工作过,也曾被IBM派往北京分公司,为他以后在中国的事业打下了基础。

  老卫常说: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”。他立愿要更多地帮助他人。“帮人也即帮己”是他的人生哲学。

  兴办中文学校

  深知让生长在美国的下一代华人继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,1988年,老卫参与兴办了当地第一所中文学校——丽中文学校,并历任副校长和校长。在任期间,他开办了台语班和汉语拼音班,写下流传至今的丽中文学校校歌。

  中文学校既方便了洛丽市周围的众多华人,也为老卫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提供了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。

  1995年,来自中国大陆、在北卡州立大学任教的曾昭帮、谢立安、杨洪等人办起了另一所以教授中国大陆汉语为主的丽汉语学校后,老卫又慷慨解囊,不仅设立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奖学金,还每年为学校捐款,让丽汉语学校这棵幼苗得以茁壮成长。

  为华人排忧解难

  获得绿卡、移民美国,是许多华人的梦。但有时申请绿卡也会一场恶梦。来自中国大陆的潘久平博士便是其中一例。由于移民局的错误,他每年都要重新延期他的移民签证。更严重的是,有一年,移民局竟声称没有他的档案,拒绝延长他的永久居留权。无奈之中,潘博士一家准备卖房回国。老卫得知此事后,立即求他在国会当议员的好友帮忙。两星期后,潘博士就收到了移民局寄来的绿卡。

  同样是来自大陆的孙书库博士由于移民局的工作失误,工卡过期,无法继续工作。同样是老卫给国会议员的一个电话解决了问题。孙博士不但在一周之后收到了新的工卡,而且两周之后拿到了绿卡。

  通过老卫帮助解决绿卡问题的中国学者还有许多,通过老卫解决父母探亲签证的华人学生、学者也不胜枚举。

  此外,华人患病、有难,或失业失意之时,他也经常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。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生王健申请杜克大学,经济上遇到困难,需要有人帮助担保申请贷款,老卫伸出援助之手,使该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,拿到律师执照,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。

  来自台湾的北卡州立大学教授、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周武修1994年被克林顿委任为主管信息系统的财政部助理副部长。他卸任后申请另一政府高职,需要有重量级人物推荐。老卫写信请一位共和党资深议员出马,为周教授写了推荐信。

  融入美国主流社会

  为什么美国国会议员会尽力为老卫办事呢?老卫知道,只有积极参政,华人的地位才会提高。为此,他作出过不懈努力。

  每次大选,老卫都是积极参与者,并鼓励和提倡其他华人加入到参政的行列。他对两党的政界人物鼎力支持,为他们进行募捐、助选。因此,许多资深政治人物与他结为终身好友。

  融入主流社会的老卫也随之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义务。除前面提到的办中文学校外,1990年,他与李彦贞、杨志成还共同创立北卡中华商会,并于同年进入第一公民银行(First Citizens Bank)董事会至今。1991年他被当时的(CARY)市长任命为市姐妹城市委员会委员,并促成了(Cary)市与台湾新竹市结为姐妹市。1992年,任三角区华美协会(TACAS)会长时,为时任特拉华州副州长的吴仙标募款助选,为北卡红十字会给中国大陆水灾捐款奔走,联合全国各地的英雄好汉为越南华侨Jim Lu命案申讨冤屈。1996年至今,他担任美国东南区中华学人协会北卡州代表。2001年,他获州长任命,担任州保费事务监督董事会董事。 

  老卫帮助华人从来没有什么先决条件,或是事先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。但是他对社区的付出,对朋友的帮助,加之老卫夫妇的辛勤劳动,使得他们左右逢源。创办于1987年的卫氏地产事业蒸蒸日上。老卫夫妇成为北卡华人社区先富裕起来的成功者中间的代表人物。他们也培育了许多北卡三角区的房地产界的精英。

  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,又为积极参政和回馈社区提供了条件。尽管如此,老卫还有三个未实现的愿望,第一是筹建北卡州中国城,第二是筹建华人银行,第三是建设一个“中国中心”。

  面对当今台湾海峡两岸的对立局势,老卫时刻不忘自己的中国根,希望看到两岸消除历史造成的分隔,并早日实现三通。